小儿抽搐的原因

小儿抽搐,一种在小儿科常见的急症,展示的是儿童肌肉不受控的阵发性强烈收缩。这种病症常伴随着四肢僵硬、口吐白沫和失去意识等症状。发烧、脱水、脑部病变以及外伤等多种因素,都可能是导致小儿抽搐的幕后黑手。反复抽搐对儿童的健康影响深远,必须立即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并在其指导下进行有效的预防。

一、探寻小儿抽搐的背后原因

1. 癫痫:这是小儿抽搐最常见的原因,不论年龄大小,脑部疾病导致的皮层细胞异常放电都可能引发抽搐。

2. 高热惊厥:当小孩发热至38℃左右时,可能会出现四肢抽搐和意识障碍。这种情况是由于小儿大脑皮层发育尚不完全造成的,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状况会自然减少。

3. 低钙惊厥:喂养时钙质补充不足,导致血钙降低,肌肉神经兴奋性增强,引发抽搐和口吐白沫。这种状况在一岁以下的婴儿中较为常见。

二、家中紧急应对小儿抽搐的招数

当小儿出现抽搐时,家长应保持冷静,进行紧急处理:

1. 松开孩子的衣物,让他们侧躺并抬高头部,保证呼吸畅通。

2. 如果孩子口腔有可以轻易取出的异物,在侧躺后小心清除。

3. 切记,不要在抽搐时或抽搐后给孩子喂食或喂水,避免呛入气管。

4. 立即为孩子测量体温,若出现发烧症状,可使用肛门塞剂进行退烧。

5. 若这是孩子第一次抽搐,或者抽搐持续时间超过十分钟,以及连续抽搐、意识不清,应立即送往医院接受紧急治疗。在这个过程中,家长的冷静和正确的处理方式是至关重要的,同时也需要密切注意孩子的状况,以便在需要时能够及时寻求医疗援助。

上一篇:脑梗之后说话费劲怎么办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2015-2025 www.xinxueguanw.cn 心血管健康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