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指肠胃反流及胆汁反流性胃炎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深入了解十二指肠胃反流及胆汁反流性胃炎
胃炎,这一常见疾病,在医学领域一直备受关注。其中,十二指肠胃反流及胆汁反流性胃炎更是需要我们深入了解其病因及发病机制。下面,我们将对此进行详细的介绍。
一、病因解析
1. 胆汁,特别是在缺血条件下,其酸性介质对胃黏膜的损害不可忽视。
2. 当胆汁与胰液、十二指肠液结合,其中含有的溶血卵磷脂对胃黏膜的损害更为显著。
3. 胃溃疡患者中,胃胆汁浓度较高,胃肠道吸引液中的革兰阴性需氧菌生长增加。
4. 胃液中去氧胆酸的浓度在有症状的患者中会有所增加。
5. 胃排空迟缓导致胆汁与胃黏膜接触时间延长。
二、发病机制探讨
1. 大多数情况下,十二指肠胃反流(DGR)并不会引起明显症状或损伤。但在特定情况下,如手术后、原发性幽门功能障碍等,DGR的发生率会明显增加。
(1)胃手术后,尤其是某些特定的手术方式,如幽门成形术、迷走神经干切断加幽门成形术等,可能会导致DGR的发生。术后的胃结构改变使得含有胆汁的碱性肠液反流入胃,进而引发残胃炎和胆汁性呕吐。
(2)原发性幽门功能障碍也被观察到会引发DGR。这是由于幽门括约肌功能障碍,如延长幽门开放时间或幽门高压带功能障碍等,导致大量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胃。关于胃十二指肠屏障压力(GDBP)的研究也证实,当GDBP降低时,就会引起DGR的发生。一些动物实验和临床观察也揭示了消化期间移动复合运动与DGR之间的关系。
(3)胃排空缓慢也会导致DGR的发生。无论是特发性还是继发性胃排空缓慢,如特发性胃轻瘫、糖尿病胃轻瘫等,都会导致大量反流DGR的发生。肝胆疾病如肝硬化门脉高压、胆道疾病等也会引起明显的DGR现象。这些疾病的发病机制与胆汁的反流有关。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等因素也可能引起胃肠激素分泌紊乱导致胃、十二指肠功能不平衡引发反流DGR的发生。此外吸烟、饮酒和情绪波动等生活因素也可能引发胆汁反流性胃炎(BRG)。
(4)胆汁反流性胃炎(BRG)的发病机制涉及到胆汁和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到胃引起的胃炎。大量的动物实验和临床观察发现胃炎的范围和严重程度与胆汁反流的程度有线性关系并与反流成分有关。许多胃切除手术的患者在几个月或几年后可能会出现残胃炎或胆汁反流性胃炎并伴随上腹痛或呕吐胆汁等症状。这些都揭示了BRG的发病机制与胆汁反流密切相关。胆汁反流性胃炎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因此预防和治疗该疾病至关重要。胆酸和溶血卵磷脂是胃黏膜的两大破坏者。胆盐能溶解胃黏膜的磷脂和胆固醇,像一把化学剪刀,无情地切断胃黏膜上皮细胞的能量供应,破坏溶酶体膜,并清除胃黏膜表面的粘液层,让胃黏膜屏障失去保护。这一切导致H反向扩散加剧,引发肥大细胞释放组胺,最终可能引发胃炎。
DGR胃炎不仅仅直接伤害胃黏膜,更与胃溃疡的发生紧密相连。Rhodes J等学者在1972年发现,胃溃疡患者的DGR水平高于正常人。其背后的机制可能是细胞毒性的胆盐和胰蛋白酶过量,这些物质像一把双刃剑,既损伤胃黏膜,又引发增生、肠化和溃疡。
DGR在反流食管炎中扮演重要角色,它可随反流物进入食管,这种现象在Barrett食道的发生机制中被称为十二指肠胃食管反流(DGER)。一些研究报告还指出,DGR可能与食管癌和残胃癌的发生有关。
通过对十二指肠胃反流和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病因进行深入剖析,我们希望大家能对这种疾病有新的认识,从预防其致病因素着手,远离疾病。毕竟,健康才是人们最大的财富。愿大家身体健康,患者能尽快康复,重新拥抱美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