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狼疮肾炎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全身性疾病,其主要症状多样且复杂。
超过80%的患者会出现发热,可能是热型、高热或低热,并伴有间歇或持续发热。大部分患者会出现食欲不振、疲劳和体重下降等全身症状。
约70%~80%的狼疮儿童会出现皮肤黏膜症状。典型的蝴蝶红斑虽然只出现在约一半的病例中,但大部分患者脸颊和鼻梁处会出现鲜红色、边缘清晰、轻微水肿性红斑。还可能出现皮疹、水泡、痂等皮肤损伤。炎症消退后,一般不会留下疤痕和色素沉着。儿童在阳光照射后皮肤损伤可能加重或出现新的皮疹。也有约10%~20%的病儿不会出现皮疹。
大约三分之二的儿童会出现肌肉骨骼症状,如关节炎和关节疼痛,可能伴随肌肉疼痛。这些关节炎症状可能会游走或持续,但关节损伤和畸形的发生较为罕见。
心血管症状在SLE中也很常见,包括心包炎、心肌炎、全心炎等。近年来,我们越来越关注冠状动脉炎和心肌梗死的病例。大约30%的儿童患者会出现浆膜炎症状,如无菌性胸膜炎、腹膜炎等,可能表现为急性发热、呼吸困难、咳嗽等症状。
SLE患者还可能出现血液系统症状、神经系统症状等其他症状。肝脏肿大(约75%)、肝功能异常以及肿大(约25%)也较为常见。还可能发生浅表淋巴结肿大以及其他眼部症状如巩膜炎等。
狼疮肾炎是SLE中常见的症状,也是影响长期生活质量的关键因素。其临床表现有多种类型,包括轻度、慢性肾炎型、急性肾炎或急进性肾炎综合征等。还可能出现肾病综合征和肾小管损害型等症状。疾病的诊断标准主要参考美国风湿病学会提出的诊断条件。国内成人多中心试用该标准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均较高,但仍有可能漏诊早期、轻型和不典型病例。对于狼疮肾炎的临床表现和诊断标准需要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以便更好地进行诊断和治疗。中华风湿病协会在1987年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诊断标准进行了更新,增加了低补体C3、皮肤狼疮带试验及肾活检特征。这一改进使得诊断的特异性达到了93.6%,同时敏感性也提高至97.5%,更重要的是,它能够帮助医生在早期就发现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起病的患者。
参照美国风湿病学会在1982年修订的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标准,我们可以详细了解到该病症的多种表现。其中包括:
1. 脸颊红斑:表现为颧骨处出现高于皮肤的固定红斑,这种红斑通常不会累及鼻唇沟。
2. 盘状红斑:这是一种隆起性的红斑,其表面覆盖有角质鳞屑和毛囊栓塞。随着时间的推移,旧病变可能会留下皮肤萎缩性疤痕。
3. 光敏感:患者对阳光照射表现出皮肤过敏反应。
4. 口腔溃疡:口腔或鼻咽部出现无痛性溃疡。
5. 关节炎:患者会出现非侵蚀性关节炎,通常累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周围关节。
6. 浆膜炎包括胸膜炎和心包炎,它们分别有胸痛、胸膜摩擦声或积液以及心电图异常、心包摩擦声或心包积液等表现。
7. 肾脏病变则表现为蛋白尿、细胞管型等异常。
系统性红斑狼疮还可能影响神经系统、血液系统以及免疫学。在神经系统方面,可能会出现尿毒症、酮症酸中毒或电解质紊乱等引起的抽搐和精神疾病。在血液学上,可能表现为溶血性贫血、白细胞或淋巴细胞减少以及血小板减少等异常。在免疫学上,可能会出现LE细胞阳性、抗dsDNA抗体阳性等异常。
对于祛疤的经历,我深有感触。我曾亲身体验过冷冻祛疤的过程,虽然疤痕在治疗后暂时消失了,但它可能还会再次出现。这需要我们在祛疤的过程中保持警惕,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后续护理,确保疤痕彻底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