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治疗夜间哮喘
核心提示:针对慢性气道炎症的治疗哮喘的源头治理
哮喘,一个我们耳熟能详的词汇,对于患者及其家人来说,夜间哮喘的发作无疑是一场挑战。那么,我们如何面对并解决这个问题呢?
我们要明白,哮喘的核心问题是慢性气道炎症。当患者在夜间,这种炎症活动加剧,引发气道高反应,导致哮喘的发作。针对这个问题,抗炎治疗是核心手段。其中,糖皮质激素被公认为消除气道炎症的最有效药物。吸入式给药方式不仅效果显著,而且副作用较小。在控制夜间哮喘方面,吸入糖皮质激素甚至比长期使用β2受体激动剂更为有效。如安德新、必可酮等药物都是常用的吸入式药物,剂量可以根据病情进行调整。
接下来,我们来探讨一些引发夜间哮喘的因素及相应的防治策略:
1. 过敏原接触:支气管哮喘患者接触过敏原是主要原因。但接触后并不会立即发作,一般会在接触后的6-8小时内开始发作。减少白天与化学物质的接触,可以有效降低夜间哮喘发作的风险。
2. 生理节律:白天肺功能相对较强,夜间则较弱,导致抗过敏能力明显下降。睡前服用长期抗过敏药物有助于预防夜间哮喘。
3. 体温变化:睡眠时体温下降可能导致支气管收缩,诱发哮喘。保持温暖的环境可以有效减少这种情况的发生。
4. 睡眠姿势:睡眠时仰卧位可能导致呼吸阻力增加,引发哮喘。侧卧位则有助于预防或减少哮喘发作。
5. 胃食管反流:夜间由于姿势原因,胃内容物可能反流到食管,再被吸入气管,引起支气管痉挛。这部分患者需要通过治疗胃病来解除哮喘。
6. 炎症:大多数哮喘患者都有鼻窦炎或气管炎。夜间鼻窦炎分泌物增多,加重气道反应。预防和治疗鼻窦炎、气管炎是预防哮喘的重要措施之一。
7. 卧室环境:夜间空气干燥、煤球炉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新家具或新装修房间散发出的有害气体都可能诱发哮喘。保持室内湿度、避免使用煤球炉、选择无有害气体的家具和装修材料是预防的关键。
对于如何治疗夜间哮喘,除了之前提到的药物手段外,还有一些新的建议:
1. 防止夜间气道收缩:使用长期有效的β2受体激动剂和茶碱控释片来扩张气道,防止气道平滑肌收缩和痉挛。这些药物可以持续作用12小时以上,有效控制夜间哮喘发作。但需要注意的是,长期使用β2受体激动剂可能导致肺功能恶化。
2. 抑制胃-食管回流:对于与胃-食管回流有关的夜间哮喘患者,可以通过药物治疗或手术来解决。药物治疗包括使用H2受体拮抗剂、乌拉胆碱等药物,手术治疗则是在严重无效情况下的选择。
3. 消除副鼻窦炎症:约70%的哮喘患者伴有副鼻窦炎,抗生素治疗与减轻哮喘的严重程度紧密相关。配合鼻清洗、局部皮质激素使用等方法,个别患者可能需要手术。
4. 预防和控制过敏因素:避免接触室内过敏原如尘螨、灰尘、动物皮毛等,使用香水、空气清新剂、发胶等也可能引发哮喘,需要谨慎使用。
针对夜间哮喘的治疗是一个综合的过程,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包括药物治疗、环境控制、预防过敏等。只有全面考虑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才能有效地控制夜间哮喘的发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研究揭示,哮喘患者在夜间接触过敏原后,其晚期哮喘反应的比例高达90%,且反应程度严重,持续时间更长。对于这种情况,我们可以采取以下主要防治措施:
1.寻找过敏原:通过过敏原皮试、特异性免疫球蛋白检测以及过敏原筛选等方法,我们可以精确找出导致患者过敏的物质。这是防治哮喘的重要第一步。
2.改善生活环境:改变生活环境是减少过敏原暴露的一种有效方法。清除室内或周边的已知或可疑过敏因素,如不使用地毯,保持室内清洁,使用杀螨剂等,可以有效降低哮喘发作的风险。
3.特异性脱敏治疗:对于过敏原明确且常规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特异性脱敏治疗可能是一个选择。这种治疗方法需要对患者进行长期的用药维持。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特异性脱敏治疗还是抗炎治疗,都需要患者坚持长期治疗,否则之前的治疗可能会前功尽弃。
在春秋季节交替之际,哮喘的发病机率会显著增加,而夜间更是哮喘的高发时段。哮喘患者可能会出现持续的夜间咳嗽等症状,这都需要他们及时到医院接受诊断和治疗。了解和掌握这些防治哮喘的方法对于患者和医护人员来说都至关重要。希望每位哮喘患者都能积极面对,坚持治疗,早日摆脱哮喘的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