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
内科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策略及其进展
对于溃疡性结肠炎的急性复发,内科治疗是其首选策略。它主要取决于病情的严重程度,并表现为全身症状,与病期和病变范围关系不大。在治疗过程中,要关注四个方面。
患者需卧床休息和全身支持治疗。维持身体的液体和电解质平衡至关重要,尤其是要纠正低钾血症。应重视蛋白质的补充,改善全身营养状况。必要时,可给予胃肠道外的营养支持。对于贫血患者,可输血。饮食中应避免牛奶和乳制品,以减少胃肠道摄入负担。
采用药物治疗。柳氮磺胺吡啶(Azulfidine, SASP)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常用药物。初始剂量为口服0.25g,每日四次,之后逐渐增加至每日一次口服一克。可配合使用甲硝唑,初始剂量为每日三次口服0.2g,三周后改为肛栓使用。
皮质类固醇也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重要药物。常用药物如强的松和地塞米松,初始剂量较高,但会逐步减少至维持量。尽管在急性发作期使用激素治疗的价值得到肯定,但在慢性期是否应继续使用仍存在争议。由于激素有一定的副作用,大多数专家不提倡长期使用。还可使用ACTH进行静脉点滴。
免疫抑制剂如硫唑嘌呤在慢性病例中有助于减少皮质类固醇的使用。但其在溃疡性结肠炎中的价值仍存在争议。
对于严重腹泻和夜间腹泻的病例,可给予抗胆碱酯药物或复方苯乙啶(止泻宁)等治疗。但应避免使用可待因和复方樟脑酊等药物,因为它们可能诱发急性结肠扩张。
而对于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外科治疗在某些情况下也是必要的。大约有20%~30%的患者最终可能需要手术治疗。过去,手术是疾病治疗的最后手段,而现在更提倡早期手术。手术指征包括出血量大、中毒性巨结肠伴临时或明确穿孔等急症情况,以及难治性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等慢性情况。手术选择包括结直肠全切除术和回肠造口术、结肠全切除术和回直肠吻合术等。每种手术都有其优缺点和适应范围,需合理选择以达到最佳效果。
内科治疗和外科治疗都是溃疡性结肠炎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内科治疗主要通过药物治疗和休息来缓解症状和控制病情,而外科治疗在某些情况下是必要的,特别是对于病情严重或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在选择治疗方法时,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考虑,制定最合适的治疗方案。③控制性回肠造口术是一种复杂的手术,旨在通过建立一个储存袋和乳头瓣来控制排便。这种手术伴随着一系列并发症,特别是乳头瓣并发症,如瘘管、乳头瓣滑动、坏死和瓣脱垂等。其中,乳头瓣滑动是最常见且最难处理的问题。尽管有许多改进旨在减少其发生,但这个问题仍未被完全解决。Kocn回肠袋的应用范围相对有限。通常情况下,如果患者希望避免回肠造口术,他们更倾向于选择盆腔回肠袋手术。对于已经进行了结直肠全切除术或由于低直肠癌或肛门功能障碍不适合盆腔回肠袋手术的患者,Kocn回肠袋手术可能是一个选择。对于以前做过小肠切除术或小肠伴克隆病的患者,Kocn回肠袋手术是禁忌症。
④结直肠全切除、回肠袋肛管吻合术(IPAA)主要适用于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持续肠道外表现、持续少量出血、狭窄或粘膜间变严重的病例。该手术也适用于癌症病例,位于直肠中间平面以上且无传播的情况。在急性情况下应避免进行此手术。对于急性结肠切除术,如果不需要切除直肠,特别是在年轻患者中,应保留直肠。IPAA手术大致可分为不同类型的回肠袋,包括双腔回肠袋(如J型、改良J型和侧回肠袋)、三腔回肠袋(S形回肠袋)和四腔回肠袋(W形回肠袋)。每种回肠袋都有其优缺点。
S形回肠袋肛管吻合术是最早出现的盆腔回肠袋手术之一。早期版本涉及使用长约30cm的末端回肠折叠成三段。经过改进,一些医生建议使用长约50cm的回肠分段为三段和一段输出管。这种设计导致了一个问题,即储存袋炎是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许多专家认为,储存袋过大和输出管过长是主要原因。目前建议采用三段长度介于10到12cm之间的回肠形成储存袋,输出管的长度则应为2到4cm。
其他类型的回肠袋手术包括J形回肠袋肛管吻合术和改良J形回肠袋肛管吻合术等。每种手术都有其独特的优点和缺点。例如,J形回肠袋具有排空良好和滞留较少等优点,但也有一些缺点。侧侧侧侧回肠袋肛管吻合术是一种较为复杂的手术,分为两个阶段进行。尽管理论上它具有一些优点,但由于实际操作中的困难,这种手术方法已经被放弃。W形回肠袋具有较大的储存功能,但手术后并发症和功能的长期效果仍在研究中。
总体而言,结直肠全切除术和回肠袋肛管吻合术是目前较为合理和可选的手术方法。长期效果仍不完全清楚,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解决方案来解决一些术后并发症的问题。对于患者而言,选择哪种手术方法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的评估和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