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透性心脏外伤治疗前的注意事项
心脏创伤治疗指南
面对心脏创伤,手术治疗是首选。只有彻底清除心包腔内的血块和积血、修复缝合心裂,才能迅速缓解心包压塞征,控制出血,预防并发性心包炎。对于所有具有血流动力学意义的穿透性心脏损伤,治疗原则就是尽快手术。
一、抢救措施
1. 快速静脉输血和补液是抢救成功的关键步骤,保持呼吸道通畅也很重要。
2. 心包穿刺术是紧急治疗手段,部分危重患者能立即好转。若穿刺针带有塑料导管,可留置导管直至手术减压,释放心包内积血。
穿刺心包时,患者宜采取半卧位(30-50°倾斜)。最理想的穿刺点是左肋缘下近剑突部位。使用金属针时,可在心电图监测下进行,避免心肌意外伤害。也可在超声波引导下进行心包穿刺术。若心包穿刺术未能抽血但临床诊断仍疑有心包压塞,应迅速在局麻下进行剑突下心包开窗探测术。
二、手术治疗
1. 伴有心包压塞或进行性出血性休克的患者,应立即手术治疗。若循环停止或病情严重,应在急诊室开胸手术。
2. 术前特殊处置包括:如胸壁上的刺伤物如等仍留在胸壁上,术前不宜急于拔出。术前心脏骤停者,需紧急开胸并进行心脏按压,缓解心包填塞,并用手指控制出血部位。
3. 处理需谨慎:在手术开始时,给予少量的浅和大量的氧气。全身可扩张周围血管,正压呼吸可影响静脉血回流,易诱发心脏停搏,因此诱导时需准备紧急开胸。
4. 切口选择需根据穿透伤的路径和伤情来定,最常用的切口是左胸前外切口,可通过第四肋骨进入胸部。若创伤入口在右侧则使用右胸前外切口。若一侧暴露不良,可将切口延伸至另一侧,横断胸骨并结扎胸部血管。对于疑似心包内大血管损伤者,应做中间切口。
5. 心脏修复过程中,一旦切开减压,患者应迅速补充血容量。大多数心脏伤口可用无创钳夹止血,大的裂缝需再次补充血容量并确保循环稳定以便充分修复伤口。具体的修复方法包括:手指按压裂缝后用缝线穿过整个心肌层但穿透心内膜层,进行结扎使裂缝对合;或者用牵引缝线止血后,在直视下进行间断缝合。
在面对心脏创伤这一复杂而严重的病情时,我们需以专业的医疗知识和丰富的经验为基础,进行精准治疗。手术治疗是恢复的关键,而细致的术后护理同样不可或缺。希望每位患者都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早日康复。自1896年Rehn首次成功缝合心脏刺伤以来,心脏穿透伤的手术治疗一直是医学领域的热议话题。长久以来,关于如何治疗心脏穿透伤,存在诸多争议。Blalock倾向于使用心包穿刺治疗,而一些学者主张在必要时应进行手术治疗。直到近年,随着心脏穿透损伤手术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各国学者开始广泛认可这一治疗方法。针对不同类型的伤口、患者入院时的状况以及手术时是否出现心脏骤停等因素,手术效果和死亡率均有所不同。
对于心脏穿透伤的修复手术,其过程需要极其细致和丰富的经验。当裂缝靠近冠状动脉时,医生需用心包片或聚酯片垫进行褥缝合,确保缝合过程不会损伤到冠状动脉。对于过大的心肌裂缝,除了使用心包或蒂肌填充后做床垫缝合,还可以通过阻断静脉回血的方法快速放置缝线并进行结扎。在缺氧、酸血症和低血容量的情况下,需要特别小心,以避免移动心脏导致的心律失常和心脏停搏。
心脏结构的修复也是手术中的重要环节。医生会在修复心壁伤口后,通过触摸心壁来检查是否有需要立即修复的结构损伤。对于无血流动力学意义的心脏结构损伤,则暂时不修复,待术后患者情况稳定后再进行确诊和修复。
在手术过程中,摘除心脏异物也是一项重要任务。由于心脏是一个运动器官,金属异物可能随着血流移位,导致严重的并发症。摘除心脏异物时必须准确定位,并运用各种技能和方法成功取出异物。在取出异物的过程中,医生也会警惕异物的移位,避免过度操作导致的问题。
在修复伤口后,医生会仔细检查是否有遗漏的伤口和房间隔损坏,并彻底清洁心包腔。术后,患者需接受严密的监测和护理,包括补充血液和容量,防止创伤室壁瘤、冠状动脉瘘等损伤并发症的出现。术后也需要随访,以确保患者的康复情况。
心脏穿透伤的修复手术是一项复杂且需要丰富经验的手术。医生在手术过程中需要极其细致和谨慎,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康复。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经验的积累,相信未来会有更多的患者从这一手术中受益。手术的成功率将继续提高,为更多的患者带来生的希望。心脏开放性损伤是一种严重的医疗状况,高达60%至80%的患者在受伤后不久因急性心包填塞和大量出血而面临死亡的威胁。对于这种紧急状况,及时有效的急救措施至关重要,关乎患者的生命存亡。
对于心脏的小损伤,如心包和心肌的小裂纹(造成的伤口小于0.5~1cm),通常可以自行愈合。这些小的伤口有时可以在心包穿刺减压后得到治愈。对于那些由于枪伤或其他原因造成的大规模心脏伤口,情况则更为危急。这类伤口出血剧烈,需要立即进行手术修复和缝合。遗憾的是,许多患者在等待医院救治的过程中不幸离世。
值得注意的是,心脏多部位受伤的情况比单一部位受伤更为严重。在一项涉及228例手术的综合研究中,总死亡率高达79%,治愈率仅21%。在死亡病例中,左心室和左心房同时受伤的情况尤为严重,死亡率高达93%。与此其他器官的复合损伤更是危险,显著提高了死亡率。肺是最常受损的器官,其次是肝、食道、脾、胃、下腔静脉等。
以北京安贞医院治疗的9例心脏穿透损伤患者为例,其中仅有1例因低血压过久而出现术后脑并发症而死亡,其余8例均成功治愈。在这些病例中,有两例特别具有代表性。
第一例是胸壁刺伤,共有4处伤口。手术过程中,医生发现右心室尖上方和左心尖的伤口并清除心包积血后,对伤口进行缝合止血。术后通过加速输血稳定血压,患者最终顺利康复。
另一例也是由刺伤造成的,伤口从胸骨左缘的第三根肋骨刺入。尽管入院时血压仍稳定,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心脏功能受到严重影响。通过一系列诊断手段,最终确认室间隔破裂。在全身的体外循环下,医生成功修复了室间隔断裂。
对于所有心脏损伤危险区域的渗透性损伤,无论其表现是突然还是温和,都应及时进行诊断和治疗。一旦病情发生变化,应立即手术以挽救患者的生命。每一个案例都是对医学的挑战,也是医生与死神赛跑的赛场。只有迅速反应、精确诊断、精细治疗,才能最大限度地挽救患者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