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治疗前的注意事项

CLL是一种预后相对较好的疾病,虽然目前尚未有治愈病例的报告,但其5年生存率可达到50%。约20%的患者在诊断时已进入晚期,平均生存期约为两年。治疗的主要目标是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对于早期患者,治疗的决策过程尤为重要,需要考虑多个因素。

疾病的分期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只有进入Ⅲ期或Ⅳ期(或C期)的患者才需要接受治疗。如果伴有贫血(尤其是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或血小板减少等症状,那么治疗是必要的。对于简单的轻度和中度淋巴结肿大,如果没有引起功能异常,可以暂时不进行治疗。只有脾肿大而无淋巴结疾病的患者一般预后较好,因此治疗应个性化。

除此之外,感染、淋巴细胞计数等也是决定是否需要进行治疗的指标。CLL的主要治疗方法包括化疗、放疗、糖皮质激素、脾切除、移植和生物治疗。

在化疗方面,环磷酰胺和苯丁酸氮芥是一线治疗药物。苯丁酸氮芥是氮芥的芳香衍生物,自1952年以来一直在治疗CLL中扮演重要角色。口服药物常用剂量为0.03-0.3mg/(kgd)。该药物的疗效显著,完全缓解率可达15%,部分缓解率65%。环磷酰胺也是常用的治疗药物之一,其常用剂量为2-3mg/(kgd)。当一种药物无效时,另一种药物可能仍然有效。

除了单独使用这些药物外,它们还可以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以增强疗效。例如,苯丁酸氮芥与泼尼松的联合使用(MP方案)对大多数患者有效。COP方案(环磷酰胺、长春新碱、泼尼松)对初治患者和部分难治患者也有效。还有多种治疗方案可供选择,如M2方案、CMP方案、ACP方案等。

除了化疗,还有一些其他治疗方法如喷司他丁和氟达拉滨等。喷司他丁是腺苷脱氨酶抑制剂,常用剂量为4mg/m2,每周或每两周静脉用药。而氟达拉滨的用法有两种,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某些疾病如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的主要挑战在于其多样的并发症和副作用。其中,抑制和感染是最主要的困扰,而CD4阳性细胞减少更是感染的主要原因。值得一提的是,氟达拉滨联合泼尼松的疗法,虽然能提升疗效,却也容易引发Listeria菌感染,这需要我们格外警惕。

2-CDA,一种抗腺苷脱氨酶的嘌呤类药物,在治疗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其常用剂量为0.1g/(kgd),连续输注或口服均有效。这种药物使周血淋巴细胞迅速下降,有效率高达44%,但同时也带来了抑制和感染等副作用。尤其是周血CD4阳性细胞的选择性下降更是我们需要关注的重点。

对于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或血小板减少的患者,糖皮质激素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对于CLL患者,尽量避免单药应用。泼尼松是最常用的药物,剂量需根据病情调整。治疗初期,由于淋巴细胞的再分布,会导致暂时的淋巴细胞增加。大约4到6周后,周血淋巴细胞会减少。这种治疗方法的主要副作用包括糖尿病、骨质疏松症、高血压和感染等。

针对CLL的治疗,还有多种方法可供选择,如移植、脾切除、放疗、生物治疗等。其中,异基因移植主要适用于晚期患者和化疗无效者。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虽然病例较少,但其疗效值得期待。放疗作为最早的CLL治疗方法之一,虽然疗效持续时间短,但仍被视为有效的局部治疗方法。生物治疗中的干扰素α和单克隆抗体等也在CLL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造血生长因子的应用、白细胞分离等方法也可选择。

至于CLL的预后,其临床病程异质性大,中位生存期在2年到20年之间。许多临床和实验室特征都会影响其预后,如临床分期、组织病理学等。其中,临床分期系统是最有价值的预后判断参数。CLL可能向三个方向发展,预后情况各不相同。对于CLL的治疗和预后,我们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为患者制定最佳的治疗方案。

在白血病的世界里,有一种特殊的转变令人关注CLL向PLL的转变。这并非一种轻松的过程,而是疾病发展的必然。在CLL的患者中,约10%可能会经历这种转变,尽管这个过程是缓慢的、进行性的。

CLL/PLL的转变在患者身上表现为淋巴结和的明显肿大。其中,80%的CLL/PLL患者的幼淋细胞比例保持稳定,生存期和典型的CLL病程没有明显差异。也有约15%的患者,小淋巴细胞和幼淋细胞可以并存,幼淋细胞的比例在10%至50%之间。这部分患者被诊断为CLL/PLL,其症状和体征更为明显,如淋巴结和的肿大。

除了上述的转变,还存在其他CLL/PLL患者的特点。他们的白血病细胞与鼠红细胞形成的玫瑰环比例降低,外周血中的幼淋细胞增多,肿大。一些病例还会出现染色体的变化,如t(6;12)染色体变化。这些患者的化疗效果较差,生存期缩短,平均生存期为9个月。

再说到Richter转变,这是一种更为严重的疾病进程。患者可能出现发热、体重减轻、淋巴结快速肿大、肝脾肿大、腹部和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等。这种变化可能发生在CLL病程的任何时间,自诊断CLL后的中位时间为2年。患者的腹膜后淋巴结肿大,常见,被幼稚的细胞浸润,可能导致骨损伤。尽管治疗反应差,中位生存仅4个月,但也有报道指出,通过联合化疗,患者可以实现长期生存。

虽然较为罕见,但CLL也会向ALL转变。在这一转变中,原始细胞可能会强烈表达Ig、Ia和TdT,同时C-myc基因和μ增加链基因的表达也会发生变化。

每一种转变都是疾病发展的必然过程,每一个患者都是独特的。我们希望通过更深入的研究和更精准的治疗手段,为这些患者带来更多的希望和生机。

上一篇:丘脑出血是怎么回事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2015-2025 www.xinxueguanw.cn 心血管健康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