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褥疮的病因是什么呢
褥疮:成因、危害与预防
褥疮,这一在多种皮肤病中屡见不鲜的病症,其背后却隐藏着深层的健康隐患。患者的长期卧床,可能导致皮肤血液循环受阻,从而引发褥疮。这种病状不仅损害健康,更阻碍了疾病的康复进程。那么,褥疮究竟是如何产生的呢?让我们一起探究其背后的成因。
全身的营养状况是褥疮产生的重要因素。在营养不良、肌肉萎缩的情况下,压力部位缺乏必要的保护。例如,长期发烧和严重疾病的患者,由于全身营养障碍、营养摄入不足,导致蛋白质合成减少、负氮平衡,皮下脂肪减少、肌肉萎缩。在这种情况下,一旦受到压力,骨突出部位的皮肤承受外部压力和骨突出皮肤的挤压压力,由于缺乏肌肉和脂肪组织的保护,导致血液循环障碍。
压力因素也是褥疮产生的主要原因。一是垂直压力,局部组织遭受持续的垂直压力,特别是在身体骨骼粗糙和突出的地方。长期卧床或坐轮椅的患者,若夹板垫放置不当、石膏不均匀或含有渣屑,局部压力会超过正常毛细血管的承受力,从而导致褥疮。二是摩擦,摩擦作用于皮肤容易损伤皮肤的角质层。当患者在床上移动或坐轮椅时,皮肤会受到床单和轮椅垫表面的逆行阻力摩擦,特别是在有汗、尿、粪便等情况下,更易引发褥疮。
皮肤抵抗力的降低也是褥疮的成因之一。皮肤经常受到潮湿、摩擦等物理刺激(如石膏绷带和夹板使用不当、尿失禁、床单褶皱不均匀、床上异物等),都会降低皮肤的抵抗力,使得皮肤更容易出现破损,从而引发褥疮。
了解褥疮的成因后,患者及其家人在预防褥疮上就有了更明确的方向。在生病期间,患者应注意营养的摄入,提高身体的抵抗力。如果家中有长期卧床不起的患者,应选择透气性好的床铺,定期为患者翻身,减少局部压力,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潮湿和摩擦刺激。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有效预防褥疮的发生,保障患者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