腔隙性脑梗死有哪些症状
疾病在中年及长者群体中尤为常见,男性患者居多,并多与高血压相关。此疾病常在日间活动中突然发作,孤立神经功能缺损为其显著的临床表现,症状可能在几小时至几天内逐渐显现。其临床表现中,有五种典型的腔隙综合征:
1. 纯运动性轻偏瘫:这是最常见的一种,通常由于对面部及上下肢的影响而表现出轻度偏瘫,但并不影响感觉、视觉及皮肤功能。患者并未出现失语症状,若病变发生在脑干部位,也不会出现眩晕、耳鸣、眼震、复视等症状。此种情况通常在两周内开始恢复。
2. 纯感觉性中风:此类型的特点为部分身体感觉缺失,可能伴随麻木、灼烧、沉重、刺痛等异常感觉。病变可能出现在对侧丘脑腹后核、内囊后肢、放射冠后部、髓背外侧等部位。脑后动脉闭塞、丘脑或中脑小出血等情况也可能表现出类似的症状。
3. 共济失调性轻偏瘫:此类偏瘫伴随着小脑共济失调,下肢的偏瘫情况较重(脚踝表现明显),上肢较轻,面部最轻。进行指鼻部试验和膝胫试验时结果呈阳性。这通常是由内囊后肢及偏上部、放射冠和半卵圆中心等部位病变引起的。
4. 构音障碍-手笨拙综合征:此症状会突然发病并快速达到高峰,表现为构音障碍、吞咽困难,病变一侧出现中枢性面舌瘫、面瘫侧手无力、精细动作笨拙等。病变位置位于脑桥基底部1/3与下2/3的交界处,可能是基底动脉旁中线支闭塞所致,内囊膝关节病变也可能引发此综合征的变异型。
除了上述四种典型的腔隙综合征,还有其他一些可能的综合征。例如,患者可能会先感觉到运动性中风或身体感觉障碍,然后出现轻度偏瘫。丘脑腹后核及相邻的内囊后肢病变也可能引发一系列症状。至于腔隙状态,则可能表现为严重的精神障碍、痴呆、假性延髓麻痹、双侧锥体束征、帕金森综合征以及尿失禁等症状。每一种综合征都有其独特的病理表现,这也为疾病的诊断提供了重要的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