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精性脂肪肝是怎么引起的
影响酒精性肝损伤进展或加剧的因素众多且复杂。这些危险因素包括饮酒量、饮酒年限、酒精饮料的种类、饮酒方式、性别、种族差异、肥胖程度、肝炎病毒感染状况、遗传因素以及营养状况等。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酒精引起的肝损伤存在一个明显的阈值效应。这意味着当饮酒量或饮酒年限达到某个特定值时,肝损伤的风险将显著上升。由于个体差异巨大,饮酒量与肝损伤之间的剂量效应关系并不总是那么明确。不同类型的酒精饮料对肝脏的影响也是不同的,这使得饮酒方式对酒精性肝损伤成为一个重要的危险因素。空腹饮酒更可能导致肝损伤。
性别在酒精性肝损伤中起着重要作用。女性对酒精的肝毒性更为敏感,相较于男性,即使饮酒量和时间较短,也可能面临更为严重的肝病风险。在摄入相同量的酒精饮料后,男女血液中酒精水平的差异也是显著的。
种族和遗传背景同样是酒精性肝病的重要影响因素。例如,汉族人群中的酒精性肝病易感基因,如乙醇脱氢酶(ADH)2、ADH三等位基因频率和基因类型分布,与西方国家存在差异。这可能是中国饮酒者与酒精性肝病发病率较低的部分原因。
值得注意的是,并非所有饮酒者都会患上酒精性肝病,只有一小部分人会受到影响。这表明了同一地区内的个体差异。酒精性肝病的死亡率上升与营养不良的程度有关。缺乏A或维生素E水平的下降也可能加剧肝损伤。饮食中含有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可能促进酒精性肝病的进展,而饱和脂肪酸则可能起到保护作用。肥胖或超重也会增加酒精性肝病进展的风险。肝炎病毒感染与酒精对肝损伤具有协同作用,在肝炎病毒感染或酒精性肝病的基础上饮酒,HBV或HCV感染可能加速肝病的发生和发展。
为了预防和治疗酒精性肝病,了解这些危险因素并采取相应措施至关重要。适度饮酒、均衡饮食、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及定期进行体检和筛查,都是预防肝病的有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