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开车要注意下血糖
糖尿病,一个日益普遍的健康挑战,时刻提醒着我们生命的脆弱。我们要讲述一个真实的案例,希望能引起大家的警觉。
黄先生,一位年过半百的糖尿病患者,与糖尿病相伴已有十年之久。起初,他严格遵循医生的建议,按时检查血糖,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调整降糖药物。随着时间的推移,黄先生逐渐放松了对血糖控制的警惕,不再频繁检查血糖,饮食也变得不规律起来。
某日,黄先生与友人小杜相约自驾游。在尽情玩耍一天后,黄先生准备驾车返程。途中突发意外,小杜发现车辆撞上了路边的隔离栏。幸运的是,他们均未受伤。令人惊讶的是,黄先生此时已失去意识,躺在方向盘上。小杜立即停车,将黄先生送往医院。经检查,黄先生的血糖仅剩下1.0毫摩/升,经过抢救才脱离危险。
黄先生对此感到困惑不解。他清楚记得,过去发生低血糖时,会出现心悸、出汗、四肢颤抖等症状,吃些糖果便能缓解。然而这次为何没有任何预警便陷入了危机?
医生解释道,糖尿病低血糖反应的症状通常出现得非常迅速且明显,如交感神经兴奋症状,包括心悸、出汗、握手、饥饿、面色苍白、虚弱等。这些症状能够促使患者及时自救或就医,可被视为低血糖的警告信号。
如果糖尿病病程较长(超过5年),糖尿病低血糖反应的一些症状可能会逐渐消失。这些患者在低血糖时可能仅表现出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如精神障碍、行为异常、嗜睡、昏迷等。与前者相比,后者由于缺乏警告信号,更容易被忽视或误诊,其风险更大。无症状性低血糖更为危险,因为低血糖患者在没有感觉或典型症状的情况下,很容易在不知不觉中陷入昏迷状态。如果救援不及时,可能会陷入轻度昏迷甚至危及生命。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特别是在驾驶过程中,必须格外小心。最好在上路前检查血糖,如果可能出现低血糖症状,应立即停止驾驶,并及时寻求医疗救助。生命无价,安全驾驶从我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