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破低血糖的保护色
随着富贵病之一的糖尿病频发,其孪生兄弟低血糖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老年人是这两种疾病的主要受害者,因此我们需要格外警惕。那么,如何揭开低血糖的伪装呢?
我们要了解一个事实:低血糖可以无症状。对于糖尿病病程较长、伴有自主神经病变或老年糖尿病患者,他们对低血糖的警觉反应能力可能会降低或丧失。这类患者在低血糖发生前往往不会出现如心悸、出汗等交感神经兴奋症状,被称为无症状性低血糖或无意识低血糖。长期使用某些药物,如胰岛素和β受体阻滞剂,也可能会掩盖或延缓低血糖症状,使其表现为无症状性低血糖。这种状况若长期存在,将会导致神经系统永久性损伤,甚至危及生命。
除了上述情况,我们还需要警惕醉酒与低血糖的混淆。在社交场合,糖尿病患者在使用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物时,尤其是服用磺脲类药物时饮酒,可能会导致药物性低血糖,严重时甚至可能导致低血糖昏迷或死亡。饮酒引起的低血糖可发生在空腹或餐后,其发生与饮酒方式、饮酒量以及个人情况有关。酒精在体内代谢时,会抑制糖原异生,削弱升糖激素在低血糖时的释放,从而加重低血糖的发生并延长其恢复时间。饮酒还会增加胰岛素在糖负荷后的分泌,增加餐后低血糖的风险。值得注意的是,这种低血糖的表现往往被醉酒反应所掩盖,导致患者难以察觉,甚至可能导致脑组织损伤。
我们需要知道如何发现低血糖。对于低血糖,我们应该保持与高血糖相同的警惕。一旦发现低血糖迹象,应及时治疗,不得拖延。那么如何识别低血糖呢?除了常见的出汗、心悸等症状外,我们还应该定期监测血糖水平,特别是对于那些容易发生低血糖的人群。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及时发现并治疗低血糖,将其危害最小化。
低血糖的识别与防范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至关重要。我们需要保持警惕,了解自身状况,避免陷入误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保护好自己,远离低血糖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