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增生患者也应补钙
众所周知,骨质疏松症与骨质增生,这两种看似不同的疾病,其背后却隐藏着共同的病因长期的钙质流失。尽管它们在临床表现上有所差异,但在临床实践中,它们常常相伴而生。专家指出,对于骨质增生的患者而言,治疗过程中补充钙质同样至关重要。
让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骨增生的各种类型及其症状。椎动脉型骨质增生,可能会引发头晕、头痛、恶心甚至记忆力减退。神经根型则表现为上肢的一侧或双侧麻木和疼痛。脊髓型虽然会引发肢体瘫痪、尿失禁等严重症状,但相对较为罕见。混合型则表现为颈部不适、头痛以及上肢或下肢的麻木。
再来看腰椎骨质增生的患者,他们常常感受到双下肢外侧的线性麻木,小腿和脚踝关节的疼痛,有时还会出现下肢一侧的麻木和疼痛。膝关节骨质增生的患者则表现为活动困难,上下台阶时疼痛加剧,部分还会出现积水和肿胀。而足跟骨质增生的患者,主要症状则表现为行走时脚跟疼痛,尤其是在早上起床后下地时疼痛更为明显。
当年龄超过50岁,血液中的甲状旁腺激素开始增多,这使得降钙作用增强,骨骼中的钙大量流失。结果便是骨吸收过度活跃,骨头的完整性遭受破坏。骨骼中的钙游离到血液中,一方面加剧了骨质疏松的程度,另一方面使得血钙含量升高。
为了应对这种状况,降钙素增加以加速新骨的形成。这种补偿性的新骨形成通常在骨关节的边缘形成骨刺,这就是骨增生的发病机制。可以看出骨增生和骨质疏松症这对“双胞胎疾病”,其根源都在于钙的流失。
无论治疗骨质疏松症还是骨质增生,适当补充钙质都是关键。通过补钙,患者不仅可以有效吸收钙质,还能抑制甲状旁腺激素的分泌,增加骨钙含量,从而达到预防和控制骨质增生的目的。尤其对于年轻人来说,及时的治疗更是至关重要,以免影响他们的生活和工作。补钙不仅是为了缓解病症,更是为了守护我们的骨骼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