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房颤动如何治疗

心脑血管 2017-10-09 10:50心脑血管疾病www.xinxueguanw.cn

(房颤)是临床最常见的之一,其心电图体表特征为RR间期绝对不等,P波消失,心房周期一般<200ms>300bpm)。房颤发生率随年龄而增加,据调查,普通人群中房颤的发病率约为0.4%~1%,80岁以上的老年人发生率可超过8%。

房颤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可导致、甚至死亡。房颤的分类对治疗措施的选择有很大的帮助,分为5大类:

1)首次诊断的房颤:患者第一次诊断为房颤;

2)阵发性房颤:房颤一般在48小时内可自行终止,最长持续不超过7天;

3)持续性房颤:房颤持续超过7天,或需要药物或电律终止的房颤;

4)长时间持续性房颤:房颤持续时间超过1年,需要节律控制治疗;

5)永久性房颤:药物或电转复均失败,医生与患者均能接受房颤存在。

房颤的治疗包括心率控制、预防血栓栓塞(脑中风)、节律控制(恢复正常心跳)等。对于初发、阵发性持续性以及长时间持续性房颤应尽量采用药物或导管消融等帮助患者恢复窦性心律(正常心跳)。

对永久性房颤患者,应积极采用抗凝治疗预防血栓(脑中风)、抗心律失常药物控制心室率。导管消融是房颤患者恢复窦性心律(正常心跳)的重要措施之一。

“症状明显的阵发性房颤患者,经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或不能耐受的应接受导管消融治疗;对于病史较短、经至少一种药物治疗效、无明显器质性的持续性房颤也应采取导管消融治疗;对于病史较长、伴有器质性心脏病的持续性房颤,导管消融可以作为维持窦性心律或预防复发的措施之一”。

Copyright@2015-2025 www.xinxueguanw.cn 心血管健康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