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冷导致血压升高 冬季心血管病可防

心脑血管 2017-10-09 10:32心脑血管疾病www.xinxueguanw.cn
 

  1月16日,第十六届全国介入学论坛启动会在山西太原举行,在会议上,著名心脏病学专家、心脏中心教授霍勇认为心脑血管病的发展态势不容乐观:“从全国来看,心血管系统完全健康的人群越来越少,心血管疾病发病人数在不断增加,且越来越呈现年轻化趋势。持续高发的态势依然存在,其下行的‘拐点’仍未到来。”据了解,冬季更是心脑血管病的高发季节,需要人们重视。

  心脑血管病为什么会在冬季高发呢,主要由于以下几个方面原因造成:

  一、寒冷让血液变黏稠

  在寒冷的环境里,人们不容易感到口渴,喝水比较少,从而导致血液黏稠度变高。血液黏稠度升高可以损伤血管内皮,为斑块和血栓的形成创造条件,影响心脑供血。

  二、寒冷导致血管痉挛

  在人体突然从温暖的室内走出到寒冷的室外时,血管法适应激烈的冷热变化,很容易发生血管痉挛,血管痉挛会使血管腔变狭窄,阻碍血液通过,另一方面还可以使血管内已经有斑块的患者发生斑块破裂,形成血栓堵塞血管,彻底切断心脑血液供应。

  三、寒冷导致血压升高

  在寒冷环境里,人体外围血管收缩,可使血压上升,血压越高,罹患、心梗等心脑血管病的风险也就越高。第四,天气寒冷时人们容易患,这也可能会诱发或加剧心脑血管病的病情。许多中老年人患有、高血糖和高血脂,医学上称为,是心脑血管病的高发人群,现在又处于冬季这个心脑血管病的高发时期,更应注意做好防治。

  心脑血管病可防可治

  积极用药防斑块 寒冷引发严重心脑血管病的主要原因是血管内斑块形成和破裂,堵塞心脑血液供应。所以抑制斑块形成、稳定斑块、防止其破裂是预防的重点。通心络胶囊既能够缓解血管痉挛,又能稳定斑块,防止斑块破裂,预防心梗、中风。对于有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压的三高人群,还要坚持服用降脂、降压、降糖药物,因为这类人群是心脑血管病的高发人群。

  调节饮食多喝水 天冷时人们不易感到口渴,所以要经常提醒自己注意补充水分,降低血液黏稠度。在一天的时间里,成人每公斤体重应补充35~40毫升水,也就是说体重50公斤的人应该补充1750~2000毫升水。饮水时最好选择温开水,避免因水温过冷过热而刺激肠胃导致血管收缩。

  防寒保暖护手足 卧室室温一般控制在20℃左右为宜,有心脑血管病的患者在室外气温过低的时候要尽量减少外出。外出前最好先在走廊或过道里站一会儿,预先适应一下气温再出门,出门时应重点注意头部和四肢的保暖。

Copyright@2015-2025 www.xinxueguanw.cn 心血管健康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