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心悸心慌的原因

心脑血管 2017-10-09 10:26心脑血管疾病www.xinxueguanw.cn

青春期心慌的原因

心悸是一种自觉心脏跳动的不适感或心慌感,处于青春期的一些少男少女出现的心悸,究其原因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两方面的改变。

一方面,因为青春期是人的机体由基本成熟到完全成熟的过渡阶段,心、肺、脑、生殖器等器官在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支配下,发生迅速的改变。在神经系统中,有一种受人的意志支配的植物神经,它借助交感和迷走两种神经来平衡,以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

但是,正值青春期的孩子的植物神经功能往往欠稳定,很容易出现紊乱和功能失调。一旦交感神经活动占了主导地位,则可引起。另一方面,青春期孩子的肾上腺日趋成熟,其活动力处于最活跃时期,这同样也会导致心率加快。可见,青春期心动过速属于暂时性的功能障碍,过了青春期,心悸现象会渐渐消失。为心动过速而背上思想包袱显然是多余的。

生理因素:剧烈运动或精神过度紧张,或饮用酒、茶、咖啡后,或使用某些药物如、麻黄素、咖啡因、氨茶碱、阿托品、甲状腺素片等,造成心肌收缩力增强,心率加快,产生心悸。小儿除感心慌不适外,其它任何症状或体征。心电图示,其它检查无异常发现。在去除诱发因素后,心悸心慌症状即可消失,一般无需做特殊处理。

病理因素:病理性因素包括心内因素和非心源性因素。心内因素如心脏肥大、、、、、川崎病、性心内膜炎等可通过心电图、心脏X线片、超声心动图、心肌酶学等明确诊断。而非心源性因素包括以下几方面:

1、心脏神经官能症,由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引起,除有心悸外,还伴心前区不适、头晕、头痛、失眠、耳鸣、记忆力减退等神经衰弱表现,且在焦虑、情绪激动等情况下更易发生。有时血压轻度升高或下降,体检时无阳性发现。诊断此病前需排除器质性心脏病。

2、消化系统疾病,如食管炎、胃食管反流病、胃炎、胃和十二指肠溃疡、异物食入等。给予抑酸等对症处理后,病情迅速好转。

3、呼吸系统疾病,如哮喘、胸腔积液、气胸、慢性咳嗽等。

4、其它还可见于甲状腺功能亢进、支原体感染、贫血、发热、缺氧、嗜铬细胞瘤、低血糖症等。这些非心源性因素引起心悸的儿童,除有心血管系统的表现外,还会出现原发疾病的症状和体征,结合相关检查如胸片、纤维胃镜、24小时食道酸碱度测定、甲状腺激素测定、支原体抗体等可协助诊断。心悸是患儿的主观感觉,小儿表达能力差,难以反映真实情况。因此,家长应该带孩子去看医生,合理的进行心血管系统及相关系统的体格检查和必要的辅助检查,明确诊断,以免延误病情。

Copyright@2015-2025 www.xinxueguanw.cn 心血管健康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