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生期性心肌病的诊断检查

心脑血管 2017-10-09 10:16心脑血管疾病www.xinxueguanw.cn

20世纪80年代,有人在PPCM心内膜心肌活检标本中发现有密集的淋巴细胞浸润,并可见心肌细胞、坏死及纤维化,用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药治疗后,临床症状有所好转,而且临床症状的改善与重进行的心内膜心肌活检的病理改善高度吻合,因此提出可能是由于所致。其后亦相继有类似的报道。

诊断:首先应仔细排除妊娠前原有的,如风湿性心瓣膜病、、心肌炎、其他类型的原发性或继发性及。由于PPCM的症状、体征及各项检查特异性,通常用排除法做出诊断。有学者制定的诊断标准为:①无心脏病史;②发生于围生期内(妊娠后3个月或产后6个月)的;③无其他可确定的心力衰竭原因;④超声心动图检查有左心室收缩功能减退。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检查可见贫血,为小细胞低色素贫血;白细胞多无变化。生化检查肝、肾功能可有轻度异常,偶见低蛋白血症。

其他辅助检查:

1、心电图检查可有多种心电图异常,但多为非特异性,如左心室肥大、ST-T改变、低电压,有时可见病理性Q波及各种心律失常,如窦性心动过速,房性、室性期前收缩,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心房颤动及左或右束支传导阻滞等。

2.、X线检查心脏普遍性增大,以左心室为主,心脏搏动减弱,常有肺淤血。可伴肺间质或实质水肿及少量胸腔积液,合并肺栓塞时胸片有相应改变。

3、超声心动图检查心脏四腔均增大,尤以左心室增大为著,左心室流出道增宽,室间隔和左室后壁运动减弱,提示心肌收缩功能减退。二尖瓣及主动脉瓣开放幅度变小,有时可见附壁血栓及少至中量心包积液,因心腔扩张、瓣膜相对性关闭不全可有轻度二尖瓣或三尖瓣反流。

4、心导管检查左心室舒张末压、左心房压和肺毛细血管楔压增高,心排出量、心脏指数减低。

5、心内膜心肌活检必要时特别是高度怀疑有心肌炎时,可做心内膜心肌活检,但需在病程早期进行才易得到阳性结果。

鉴别诊断

1、高血压性心脏病围生期心肌病血压多正常,但在血压增高时则需要鉴别。PPCM血压增高程度不大,血压升高时间短暂,随病情好转血压多趋于正常。妊娠前无原发性高血压史,妊娠期动态观察血压有助于两者鉴别。

2、贫血性心脏病妊娠期多有轻度贫血,如合并营养不良或寄生虫感染时应与贫血性心脏病鉴别。后者贫血时间长,程度重,血红蛋白多在60g/L以下,心脏扩大不明显,贫血纠正后症状即会好转。围生期心肌病贫血程度较轻,血红蛋白多在80g/L以上,但心脏增大显著。

3、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两者均可发生在妊娠后期,有营养不良特别伴有显著性贫血者、双胎或多胎者易发生。

Copyright@2015-2025 www.xinxueguanw.cn 心血管健康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