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断是否患脑膜瘤
心脑血管 2017-10-09 10:16心脑血管疾病www.xinxueguanw.cn
是起源于脑膜及脑膜间隙的衍生物,发病率占颅内的19.2%,居第2位,女性:男性为2:1,发病高峰年龄在45岁,儿童少见。凡属颅内富于蛛网膜颗粒与蛛网膜绒毛之处皆是脑膜瘤的好发部位。矢状窦旁,大脑凸面,大脑镰旁者多见,其次为蝶骨嵴、鞍、嗅沟、小脑桥脑角与小脑幕等部位,生长在脑室内者很少,也可见于硬膜外。其它部位偶见。
诊断脑膜瘤,其有重要参考价值的检查包括颅骨平片,脑血管造影和CT扫描。不仅可以达到定位,还可以了解肿瘤大小和定性。
(一)头颅平片
脑膜瘤异常表现包括、松果体钙斑移位、骨质改变、肿瘤钙化和血管压迹改变。单纯颅内压增高定位、定性价值,松果体钙斑移位诊断价值也有限,其余征象则有定位和/或定性价值,其中脑膜瘤经平片检查定位者占30~75%,定性者为20~30%。
1、 骨质改变
包括骨质增生和/或骨质破坏
骨质增生:可为弥漫性或局限性增生,前者表现骨质增厚及密度增高,后者则显示内板局限性向颅内突入,状如山峰,较为特征。
骨质破坏:可限于内板,或内、外板完全破坏而形成缺损,甚至肿瘤突入头皮形成肿块。
2、 肿瘤钙化
见于3~18%肿瘤,可为点、片状,明显者为雪团状,颇具特征。
3、血管压迹改变
显示脑膜动脉压迹增宽,内板放射状血管压迹或棘孔扩大。
小结:头颅平片检查易于发现脑膜瘤引起的骨质变化,效果优于MR检查。并有可能因头外伤等原因检查而意外发现无症状脑膜瘤所致的骨质改变。内板局限性骨增生、脑膜血管压迹增宽和雪团状钙化均高度提示脑膜瘤,但不能确切指明肿瘤大小及与相邻结构关系,而需进一步行CT或MR检查。
上一篇:心律失常与外界因素有关 自我检查是否心律失常
下一篇:脑膜瘤的血管造影检查
高血压
- 心血管造影费用一般多少钱
- 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 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有哪些
- 心血管堵塞吃什么能疏通
- 心血管堵塞怎么治疗
- 心血管堵塞吃什么食物好 心血管堵塞吃什么食物好疏通血管
- 心血管检查项目有哪些 心血管检查项目有哪些内容
- 心血管堵塞早期症状 心血管堵塞早期症状有哪些
- 心血管病人吃什么最好 心血管病人吃哪些食物好
- 心血管疾病的八大信号 心血管疾病的八大信号是什么
- 心血管堵塞的十大征兆 心血管堵塞的十大征兆有哪些
- 心血管内科主要看什么病 心血管内科主要看什么病做什么检查
- 心脑血管疾病是怎么引起的 心脑血管疾病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 心脑血管常见的5种疾病 常见的心脑血管病有哪些
- 心脑血管堵塞吃什么药最好 防治心脑血管堵塞吃什么药最好
- 心脑血管最怕10种食物 心脑血管最怕哪些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