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如何看待冠心病?冠心病需注重生活中调养

心脑血管 2017-09-28 09:54心脑血管疾病www.xinxueguanw.cn

性心脏病简称,指由于脂质代谢不正常,血液中的脂质沉着在原本光滑的动脉内膜上,在动脉内膜一些类似粥样的脂类物质堆积而成白色斑块,称为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这些斑块渐渐增多造成动脉腔狭窄,使血流受阻,导致心脏缺血,产生。

中医认为冠心病的原因有哪些

1。肾气亏损:随着年龄的增长,脏气功能渐退,或未老而肾亏,命门火衰,不能温煦各脏腑,导致阳衰,血行不畅,发生气虚血瘀;或肾阴亏乏,不能滋养脏腑之阴,也可导致阴虚血瘀。

2。寒邪内侵:由于胸阳不足,阴寒之邪乘虚侵袭,寒凝气滞,痹阻胸阳,心脏不通发为胸痹。如《诸病源侯论》说:“寒气客于五脏六腑,因虚而发,上冲胸间,则为胸痹。”

3。饮食不节:素嗜肥甘厚味或长期饮酒,脾胃受损,运化失常,痰浊内生,阻渴胸阳,气机示畅,发为胸痹。

4。情志失调 长期缺乏运动。精神抑制,情志失去平衡,或过度紧张不安,思虚过度,致血行不畅,气滞血瘀,心脉瘀阻发为胸痹。

发病机理:冠心痛的病机主要是胸阳不振,阴寒之邪内侵与痰浊上扰所致。年大肾气渐衰,脾失健运,痰浊内生;阴寒与痰浊不化,痹阻心脉,进一步导致气滞血瘀,出现以瘀血为特征的胸痹证,严重者可发为真心痛,甚至心阳暴脱。 现代医学认为本病发病机理是杂的,综合性的较长过程。

冠心病需注重生活中调养

上世纪40年代,美国冠心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曾一度快速上升,自60年代以后,冠心病的发病率和致残率都有了大幅度的下降。究其原因,多数学者认为,主要归功于生活方式的改善,即减少的摄入和控制吸烟等,从而降低了发生冠心病的危险。但在我国,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由于膳食结构的不合理及吸烟喝酒等方面的不节制,生活节奏加快导致缺乏运动等因素的影响,冠心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生活习惯尤其是饮食习惯与冠心病之间有密切关系,平时喜食高胆固醇食物的人,冠心病的发病率明显升高。所以,生活中冠心病患者应当多了解一些调养知识,减少发病的风险。

居住环境应安静,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温湿度适宜,阳光充足。注意季节的变化,中医认为冬季人体的阴盛阳衰,容易造成寒凝气滞,瘀血阻络的现象。

注意劳逸适度,在冠心病发作期,要以卧床休息为主,不宜活动。平时,根据病情适当运动,以不感劳累为度,这有利于冠状动脉的侧支循环建立。但要注意不要在饥饿、劳累时进行。

要保证休息和睡眠。起居要规律,宜早睡早起,保证每天7~9小时睡眠,晨起喝一杯温开水,午睡半小时。

谨记节房事、防。房劳伤肾,肾阴不足则心血亏虚,所以一定要节房事。便秘常常是冠心病的诱因之一,患者用力排便,会使心脏负担加重,可诱发心绞痛或发生意外。著名的相声演员马季和侯耀文都是因为便秘引起的离开了喜爱他们的观众。

凡、高脂血症、冠心病、糖尿病等致心肌供血不良的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保持情绪稳定,遇事要冷静,学会自我调理,不要过度兴奋、激动、生气、劳累、悲伤等。饮食不宜过饱,并保证大便通畅。

Copyright@2015-2025 www.xinxueguanw.cn 心血管健康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