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梗死治疗前的注意事项

心脑血管 2025-02-24 10:26心脑血管疾病www.xinxueguanw.cn

(一)治疗篇章

对于病患的治疗,首先进行的是常规治疗,这包括禁食、胃肠减压、静脉补液等措施,旨在维持患者的水和电解质平衡。对于休克的患者,我们刻不容缓地对其进行纠正。为了减轻肠道缺血和内毒素血症的症状,广谱抗生素的应用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我们也不遗余力地积极治疗原发病,如心律失常和充血性心力衰竭。

对于那些高度怀疑肠系膜动脉缺血的患者,我们坚决不能掉以轻心。在排除了其他急腹症后,我们会尽快进行选择性肠系膜动脉造影。无论手术与否,剖腹检查都是必要的。一旦诊断明确,我们的首要任务是恢复肠系膜动脉的血流。紧急手术治疗和积极的肠系膜灌注是必要的手段。这时,血管扩张剂如碱等将被及时使用。碱的广泛应用在于其强大的能力,通过导管灌注30~60mg/h,与生理盐水结合滴注,可以有效扩张肠系膜血管,改善血流状况。是否停止或维持碱的使用,完全取决于血管痉挛是否缓解。在肠缺血的可逆期,我们可以通过手术切除血栓形成来达到治愈的目的;而当肠坏死时,我们需要同时进行栓子切除术和肠切除术。动脉注射妥拉唑啉也被一些人尝试用于显影阻塞性血管或外周血管。无论何种形式的急性肠系膜缺血,都伴随着血管痉挛,在纠正缺血因素后可能仍会持续存在。

对于纤溶酶原活性物质如链激酶和尿激酶,虽然可以分解血栓中的纤维蛋白,但由于全身应用存在大出血的风险,所以其临床应用受到限制。局部应用小剂量链激酶(1000~2万U)在发病48小时内注入血管造影导管内,可能达到溶栓的目的。但需要强调的是,溶栓治疗并不是手术治疗的替代品,仅在患者无法承受手术时才考虑使用。对于静脉注射扩张药等血栓形成或栓塞的保守治疗,如腹膜刺激征,应及时采取相应手术以恢复肠道血流灌注。对于年轻患者和体弱多病的老年患者,手术是理想的治疗方法,包括血栓性动脉内膜剥离、血管旁路和坏死肠段切除术等。手术后应进行抗凝治疗以防止血栓复发。对于动脉硬化血栓形成的病例,如果无法进行血管内膜切除术,可采用血管旁路术来恢复肠道血液供应。

(二)预后展望

此疾病的预后并不乐观,病死率高达82%~96%。除了栓塞部位、程度及其侧支循环状况外,早期诊断和治疗对改善预后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疑似病例,我们应尽早进行诊断并治疗,以期改善患者的预后状况。

Copyright@2015-2025 www.xinxueguanw.cn 心血管健康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