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心梗“再来一次”
心梗是严重的心脏急性事件之一,美国统计数据显示,心梗患者如果在症状发作后60分钟内就能接受介入治疗的话,可以把死亡风险降到最低;而如果症状发作后超过120分钟才得以救治,死亡率就显著升高。因此,美国学会将急性心梗患者从就诊到接受治疗的平均最佳治疗时间定为90分钟,也就是心梗的“黄金救治期”。
尽管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心梗患者于“黄金救治期”内的及时救治,再加上近年来心梗的抢救方法越来越完善,抢救成功率也越来越高,甚至可以说是“立竿见影”。但还是有不少患者在术后2~7天就自觉临床症状消失,便以为自己的病已经治好,急于恢工作,甚至擅自停药或重新加入“烟民”的队伍,结果不久后因为心梗“再来一次”而再次入院。
要知道,心梗的“再来一次”可比打开饮料后的“再来一瓶”严重得多。心梗的再发率很高,有的患者在一年内甚至再发2~3次,每一次再发都必然伴随着病情的进一步恶化,原因就是没有消除心梗发生的根本。
心梗之所以发生,是因为患者的血管中形成了粥样硬化斑块堵塞住血管造成的。这种斑块即使还未完全堵塞血管,也会像不定时炸弹一样随时可以在血管内引爆,破裂的斑块碎块随血液运行也会形成血栓,堵塞血管,完全阻断心脏的血液供应,导致心梗发生。由于人体全身的血管是一个大系统,斑块的形成不会只在一处,发生心梗以后,在狭窄严重的地方放上支架,可能其他地方的斑块,又逐渐堵塞住血管了,还会再发心梗。况且血管在放支架的位置也会出现再狭窄,因为支架对于血管来说是一个外来异物,血液中的杂质很容易在放支架的地方瘀堵,这就和水渠里长草的地方容易淤泥壅塞是一个道理。另外,溶栓、放支架只能开的血管,而真正为心脏供血的微小血管由于坏死并没有开通,所以梗塞的区域还是得不到血流供给,造成心脏功能不能很好地恢复。
如果要有效地预防心梗后再发,患者必须在介入、溶栓后仍然坚持药物治疗,如服用他汀类药物把血脂降至较低水平,服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抗凝药物以抑制血小板的凝集,同时配合服用通心络胶囊,以增强他汀类的降脂效应和阿司匹林的抗凝效应,从而抑制硬化斑块形成、稳定易损斑块,还能够防止心梗后再狭窄,保护和修复梗死区的微血管,有效防止的“再来一次”。
心肌炎
- 心血管病人能吃鸡蛋吗
- 心血管病人吃什么水果好
- 常见心血管疾病有哪些
- 心血管病的最佳治疗方法
- 年轻人心血管疾病有哪些症状
-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 先天性心脏病能活多久 小孩先天性心脏病能活多久
- 心脏病人能活几年 心脏病人能活几年寿命
- 心脏病和冠心病的区别 心脏病和冠心病的区别在哪里
- 心脏病吃什么食物好 预防心脏病吃什么食物好
- 心脏病初期有哪些症状 早期心脏病的症状有哪些
- 心脏病人最多能活多少年呢 心脏病人最多能活多少年寿命
- 心脏病的注意事项和饮食禁忌 心脏病患者饮食该注意什么
- 心脏病突发多久会死 心脏病突发多长时间死亡
- 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有哪些 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有哪些种类
- 心脏病会引起哪些部位疼痛 心脏病能引起哪里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