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力衰竭的危害是什么

心脏病 2017-09-28 10:25心脏病www.xinxueguanw.cn

患者不仅要忍受困难、足踝肿胀、精疲力竭等临床症状带来的极大痛苦,而且因反住院,给病人及家属带来诸多的不便和沉重的负担。 利尿剂是增加尿量以促进体内水份和电解质的排出,从而减轻心脏工作负担,消除全身组织和器官如肺、足踝部的药品。在心力衰竭的治疗过程中是很常用的。

但很容易引发以下并发症

(1)多见于噻嗪类或袢利尿剂连续应用或大量利尿后。 肾小管Na+重吸收受抑制使到达远曲小管,Na+-K+交换段的含Na+量明显增高,K+-Na+交换相应增加,K+排出也增多。与保钾利尿剂或ACEI联用,进食含K+丰富的饮食如果汁、香蕉、柑、桔、干枣、蔬菜等或适当补充钾盐,可预防低钾血症的发生。 出现低钾血症时,可改用保钾利尿剂,每日观察血钾变化,血钾恢复正常后停用。

(2)多见于大量利尿并严格限制Na+摄入的患者,可并发和。 患者水肿消退,但出现软弱、少尿、体位性低血压、肌肉痉挛以及氮质潴留等,尿比重高,即所谓缺钠性低钠血症,可由过度利尿、呕吐或发热等诱发。

轻者增加钠盐摄入即可使症状缓解,重者可能需要静脉补充高渗盐水。 低钠血症还可能为稀释性,患者水肿明显,体内总Na+量实际上不仅不低,大多反而增高,但由于肾稀释功能受限,体内水潴留,而形成"稀释性低钠血症",可伴低钾和代谢性碱中毒,尿比重低。

(3)代谢性碱中毒利尿剂治疗时大量Cl-排出,且K+、H排出增多,加以利尿使细胞外液容量减少后,血HCO-3浓度相对增高,可引起代谢性低Cl-、低K+性碱中毒。联用保钾利尿剂可防止其发生。

(4)低血容量大量利尿可引起血容量过度降低,心排血量下降,血尿素氮增高。患者皮肤弹性减低,出现体位性低血压和少尿。间断利尿或大量利尿后补充适量液体,可预防其发生。 ,随着医学的不断进步,新的治疗方案将极大的帮助患者摆脱死亡的威胁。

尽管心力衰竭是一种严重的慢性疾病,不必太担心,如果能在心力衰竭发生的早期进行控制,并积极地治疗引发心力衰竭的原发病,就可以很好的控制病情,缓解心力衰竭带来的不适,尽量享受正常的生活。 近些年慢性心衰治疗的突破性进展,打破了传统的治疗模式,给心衰患者带来了福音,所以我们对慢性心衰者不再说"没治"。早期的诊断和规范的心衰治疗,对心力衰竭的控制尤为重要。

Copyright@2015-2025 www.xinxueguanw.cn 心血管健康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