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防“秋老虎”发威 立秋饮食宜祛暑滋阴

健康新闻 2023-06-04 11:49健康新闻www.xinxueguanw.cn

“立秋"意味着秋天的开始,高温天气持续,让很多市民感到颇有"秋老虎"发威感觉,养生专家提醒,时至立秋,防暑和滋阴是养生保健的关键词。

秋老虎是我国民间指立秋(8月8日左右)以后短期回热天气。一般发生在8、9月之交,持续日数约7-15天。气象学上指处暑节气后连续5天最高温度在35℃以上。这种天气出现的原因是南退后的副热带高压又再度控制江淮及附近地区,形成连日晴朗、日射强烈,重新出现暑热天气,人们感到炎热难受,故称“秋老虎”。这种炎热的气候,往往要延续到9月中下旬,天气才能真正凉爽起来。

宜祛暑滋阴

立秋之后,昼夜温差加大,在饮食上应坚持祛暑清热,多食用一些滋阴润肺的食物。医学专家认为,秋季燥气上升,易伤津液,,在饮食上应以滋阴润肺为宜,可适当食用芝麻、糯米、粳米、蜂蜜、枇杷、菠萝、乳品等柔润食物,以益胃生津。,多吃豆类等食物,少吃油腻厚味之物。

考虑到天气还可能会依旧炎热,市民可通过多吃蔬菜、水果来降暑祛热,还可及时补充体内维生素和矿物质,中和体内多余的酸性代谢产物,起到清火解毒的作用。蔬菜应选择新鲜汁多的,如黄瓜、冬瓜、西红柿、芹菜等。水果应食用养阴生津之品,如葡萄、西瓜、梨、香蕉。需要提醒的是,立秋之后生食大量瓜类、水果容易引发胃、肠道疾患。,脾胃虚寒者注意不宜食用过多。

推荐饮食山药百合大枣粥

原料及做法山药90克,百合40克,大枣15枚、薏仁30克及大米适量。将以上原料洗净煮粥,每日2次服用。

功效山药具有补脾和胃之功能;百合清热润燥;大枣、薏仁健脾和胃,诸物合用具有滋阴养胃的作用。

着重养阴补虚

秋天正是养阴补虚的好时节,秋补可不能乱补,只有了解自己的体质才好对症进补。

如果呼吸浅短,声音低微,神倦懒言,动则汗出,食欲减少,舌质淡就属于气虚体质。用黄芪、党参、西洋参沏水喝,或者做粥喝是最简单的方式。

如果面色苍白,口唇淡白,夜热盗汗,肌肤枯涩,舌淡红无苔就属于血虚体质。可以用当归、红枣、何首乌、桑椹做粥,在炖鸡汤、炖肉时也可以加点。

如果颧面潮红,口燥咽干,盗汗,尿少而赤,大便秘结,舌红少苔就是阴虚的体质。可以用麦冬、五味子、山药、百合等,熬粥的时候可以放几味。

调理脾胃

实际上立秋后很长一段时间,气温还是较高的,空气湿度也较大。再经过苦夏的煎熬,很多人脾胃往往很虚,在这样的气候条件下,调理脾胃应该侧重于清热、利湿、健脾,以使体内的湿热之邪从小便排出,促进脾胃功能的恢复。

脾虚的人常常食欲不振、肢体倦怠、面色萎黄,秋天不妨适度吃点健康和胃的食物,以促进脾胃功能的恢复,如芡实、山药等。

经过一个夏天后,人们的身体消耗很大,特别是一些老年人,大多脾胃虚寒。,在选择食物时,不宜过于寒凉,如西瓜、梨、黄瓜等,要少吃。

消化道不适的人在秋季应当少食多餐,多吃熟软开胃易消化的食物,少吃油腻食物。

常吃辛辣、油腻的人,时间长了身体容易生火,积热于肠胃,秋季调理一定要注意清泄胃中之火,待胃火退后再进补。

湿热感冒不要多喝水

秋季的气候特点是初秋湿热较甚;白露后雨水减少,气候干燥,昼热夜凉;寒露后天气很快变冷,许多人很难适应气候的变化,所以秋季也是多种疾病的高发季节。秋季气候多变,是流行性感冒、咽喉炎等疾病逞凶的时节。

其中,湿热感冒者多,一般表现为低热,微恶风,肢体酸痛或疼痛,头昏咳嗽痰粘,鼻涕浓浊,心烦口渴,渴不多饮,或伴有便溏,小便短赤,苔黄腻。宜清热祛湿为主。不要多食用酒、肥腻之物,以免易助生湿热,与自然界的“外邪”相互挟袭,极易致人生病。

,已患感冒的人群不要轻易使用多喝水的办法来治疗,时人体内湿气已重,再多饮水是加重脾脏负担,非但于病无补,反而有害。薏苡仁、赤小豆,两者各半煮粥食用,非但能治感冒,对此段时间未患感冒的人群出现的头昏、身重、嗜睡、多汗等现象也有非常好的调理作用。

Copyright@2015-2025 www.xinxueguanw.cn 心血管健康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