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养好过冬 秋末如何养生

健康新闻 2023-06-03 17:49健康新闻www.xinxueguanw.cn

11月7日,即将迎来立冬节气。秋冬交替之时,自然界气候由热转凉,是阳气潜藏、阴气盛长、万物成熟的重要时期。此时,该如何养生呢?

秋季是一个从炎夏向寒冬过渡的季节,是人们抵抗力相对较弱的时候,,在秋季应该多吃一些能够增强人体抵抗力和免疫力的食品;秋天气候又比较干燥,人们往往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口、鼻、皮肤等部位干燥感,故应吃些生津养阴滋润多汁的食品,少吃辛辣、煎炸食品。

秋燥耗阴伤精,再加上羊肉、狗肉属于温燥食物,很容易导致上火、口腔溃疡、失眠、便秘等症状的发生。,秋补不妨多吃些凉性食物。

最适合秋天食用的肉类是鸭肉,大枣、枸杞、百合、红薯为秋补四宝,芋头、藕、红薯、卷心菜也是秋补素食四宝。还有一些蔬菜水果如茄子、白萝卜、冬瓜、南瓜、丝瓜、油菜、菠菜、苋菜、柑、苹果、梨、栗子、枇杷、橙子、菱角、蘑菇也都适合秋天食用。

早睡晚起护阳气

生活节奏的加快,使得不少人一年四季都处于紧张、忙碌的快节律中,四季的作息时间也基本一致。事实上,身体节律是处于循环状态的,松弛、紧张、再松弛,这才是养生之道。,现代人不要一味地让身体处于同一个快节奏的节律上。

霜降过后天气渐冷,此时则是护阳气的最佳时机,要使身体的节律顺应自然界的变化,做到早睡晚起。要注意多休息,把睡眠时间适当提前,早上不要起太早。

这个时节忌大汗淋漓

天气渐冷,很多人都喜欢在睡前用热水泡脚。乌鲁木齐市眼耳鼻喉专科医院中医科主任李阳表示,虽然这也是护阳气的好方法,但一定要注意避免身体出大汗,因为人的皮肤腠理在夏季开泄、冬季闭藏,就是为了适应寒冷的气候环境,以免阳气外露,而出大汗则会让全身皮肤过分开泄,寒气便很容易侵入体内。泡脚的温度和时间都要适度,以皮肤感觉温热为宜。

,还要多穿衣,注意防寒保暖;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户外活动,如外出,也要注意头部和足部的保暖;天气渐渐寒冷时,最好戴上帽子、口罩、手套等,以避免寒气的侵入。

运动宜动中求静

很多人认为霜降过后坚持体育运动,可提高机体的免疫力,以增强体质,减少疾病的发生。殊不知,此时的运动应讲究冬藏,切记不可大汗淋漓,以免阳气外泄。

究其原因,李阳表示,中医讲,霜降后自然界的阳气开始上升,人们通过合理的运动可帮助升发体内的阳气。而过度的升发阳气则会耗散元气反而不适合此时的养生原理。

,运动时除了要防寒保暖,避免寒邪的侵袭外,还应注意运动量不宜过大,要动中求静,如太极拳、慢跑、散步等平和缓慢的运动都是不错的选择。

知“足”常乐

“养树护根,养人护脚”,养好脚,对人体健康有诸多益处。睡前洗脚,胜吃补药。热水洗脚对脚掌是一种良性刺激,能够活跃末梢神经,改善足部的血液循环,保持双脚的柔软。,人的五脏六腑功能在脚上都有相应的穴位,洗完脚后经常进行脚部按摩,使涌泉、太冲、隐白、昆仑等诸多穴位受到热力刺激,就会促进人体血液循环,达到强身健体、祛病延年的养生功效。

以心为主

清代兰陵堂《格言》有云“慎风寒、节饮食,是从吾身却病法;寡嗜欲、戒烦恼,是从吾心却病法。”这里强调养心是养生的根本。现代养生理论也认为心宽则体胖,心静则身健,心平则气顺,心正则行端。善于调整情绪,使自己总是持有乐观愉快的心态,是养心保健的最好方法。人们应该学会在快节奏中提高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在纷乱的事件中保持平衡的心态,科学地安排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制订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或目标,并适时留有余地。无论每天工作多么繁忙,都应留出一定的休息时间,让绷紧的神经尽量松弛下来。

以和为贵

心和方能做到万物萧条心宁静。入秋之后,万物萧条,易引起悲秋垂暮之感,易产生抑郁情绪。,收神敛气,保持内心宁静显得尤为重要;天和方能做到强身健体又防病。寒露后,秋冬转换季节,昼夜温差逐渐增大,此时,循序渐进地经受“秋冻”,加强御寒锻炼,可增强心肺功能;食和方能做到秋燥气干津亦盛。秋燥是秋冬转换季节的重要气候特征,易引发咽喉疼痛、肺热咳嗽等症。,宜吃清热生津、养阴润肺的食物,方可使脏腑阴阳气血和谐,达到滋补身体之功效。

Copyright@2015-2025 www.xinxueguanw.cn 心血管健康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