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与关节结核的常规治疗方法
治疗骨及关节结核是一项复杂且需要精准处理的任务,它涉及多种治疗方式,包括局部制动、脓肿处理、病灶清除术以及关节融合、脊柱融合、关节切除或关节成形和截骨术等。
1.局部制动
制动是首要步骤,通过牵引疗法、夹板或石膏绷带实现。这一措施能减少病区的活动,免除负重,从而缓解疼痛,为修复提供有利条件。牵引还能有效纠正挛缩畸形和缓解痉挛。针对某些挛缩畸形,我们甚至可以通过石膏管型加楔进行矫正。制动时的肢体位置十分重要,应该保持在功能位。对于上肢,功能位类似于举杯欲饮的姿势;对于下肢,则类似于站立时“稍息”的姿态。
2.脓肿的处理
对于小脓肿,它们可以自然吸收或钙化,沉积在结缔组织中。这一过程可能需要相当长的时间,甚至超过十年。而且,抗结核药物往往对这些脓肿中的结核菌无法产生影响。针对较大的脓肿,我们应尽快进行脓液排出。排出脓液的方法包括穿刺脓液排出和切开脓液排出。在进行穿刺时,应从脓肿范围以外的健康皮肤注射,并在皮肤下斜行一段距离,然后刺入脓肿,以避免穿刺后形成窦道。通常,切开脓液排出会与病变清除术同时进行。
3.病灶清除术
此手术在抗结核药物的配合下进行,通过不同的手术途径显露病灶,彻底清除脓液、干酪样物质、死骨、肉芽组织及坏死的组织。这种手术适用于任何部位有明显死骨、较大的脓肿或经久不愈的窦道。对于非手术治疗未能控制的单纯骨结核或滑膜结核,以及脊椎结核合并截瘫的患者,也会选择这种手术方式。对于全身衰弱、全身广泛的多发性结核、伴有心脏或肾脏疾病的患者,以及处于急性活动期的骨关节结核患者,并不适用此手术。老年和幼儿也应谨慎选择此手术。
4.关节融合、脊柱融合及关节切除或关节成形和截骨术
关节融合术用于切除病变,将关节两端的骨组织固定在一起,形成骨强直愈合。这种手术常用于成人全关节结核。脊柱融合可以同时进行病变椎间植骨。对于病变静止期的病变椎和上下相邻脊柱的棘突与椎板融合也是可行的。关节切除术则是切除病变关节,常用于肘关节,虽然可以保留屈伸功能但稳定性较差。关节成形术仅在病变静止期使用,且使用较少。
治疗骨及关节结核是一个复杂且需要耐心与精准治疗的过程。上述治疗方式的选择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建议来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