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最常见这4个误解,你有吗?
近年来,我国糖尿病发病率不断攀升,使得我们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糖尿病大国”。随着糖尿病的日益普及,关于糖尿病知识的普及显得尤为重要。
大众对于疾病的认知需要及时跟上发病概率,以更好地降低危害风险。虽然大家对糖尿病并不陌生,但全面认知却不多,甚至仍存在一些错误的认识。
那么,对于糖尿病,常见的误区有哪些呢?
很多人认为得糖尿病是因为吃多了糖。实际上,虽然摄入过多的糖分会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但糖尿病的发生发展还包括饮食、感染、遗传等多重因素。而且,我们所说的糖分摄取不仅包括显而易见的含糖饮料和糖果,还包括精白米面等碳水化合物。近几十年的研究表明,脂肪摄入可能与糖尿病的发生更为密切。有些糖尿病患者试图通过减少碳水来控制血糖,但可能会适得其反,对身体健康造成负面影响。
有些患者长期用胰岛素,认为会上瘾。实际上,胰岛素是我们机体降糖的激素。当身体无法合成足够的胰岛素时,确实需要外源补充。而且,随着患者病情的好转,胰岛素的使用也可以进行调整。认为胰岛素越用越上瘾的想法是多余的。
第三,长期用降糖药会伤肝。这是许多糖尿病患者担忧的问题。降糖药物是治疗高血糖的有效药物。医生会根据病人的情况调整用药方案和剂量,以减少副作用的伤害。如果盲目停药或减量服用,可能会导致血糖控制不当,长期损伤血管,反而会对肾脏造成伤害。
有些糖尿病患者认为他们半点糖都不能吃,尤其是水果。实际上,糖尿病患者在日常饮食中只需要控制单糖的摄取,因为单糖会使血糖迅速上升。例如,蛋糕、甜点、奶茶等就含有大量单糖。在病情稳定的时候,患者可以适当摄取水果,选择血糖生成指数较低的水果,并注意控制量的摄取。在血糖控制不当的时候,可以选择西红柿和黄瓜等替代水果。
以上这些误区常常是大众或糖尿病患者存在的疑惑。平时可以多了解这方面的知识,对疾病多点了解,生命的健康就多一分保障。让我们共同努力,正确认知糖尿病,保障我们的健康生活。